一、你有多少雙鞋子
在南方,大部分人一年到頭都穿四季款的鞋子;而在北方,因為冬天室外寒冷,一般會穿冬款加絨的鞋子,所以正常情況下北方家庭的鞋子會比南方家庭的鞋子多,而且部分冬季款的鞋子版型也大。
舉個例子:一個人有室內拖鞋1雙、室外鞋2-3雙(沒有考慮換季和額外購買鞋子的前提下),然后一家3口人,那么鞋子的總數有9-12雙,但這只是理想狀態(tài)下最少的鞋子總數量;實際情況下,一個人的人均鞋子數量就可能達到9-15雙(很多鞋子都放在鞋柜里不經常穿,想斷舍離,但鞋子又很新不舍得丟,同時還需要備多雙室內鞋給客人使用)。
那么你的鞋柜要多大才行呢?
二、鞋柜尺寸
一般家庭的鞋柜需要做多大?多高?多深?
玄關有條件做鞋柜,現在基本是做越大越好的“系統多功能組合鞋柜”,收納空間大,又可以避免出現空間不足的問題。
正常情況下,鞋柜深度在35-40厘米左右,但最精準的尺寸是“家里最大碼鞋子的尺寸”,然后在這基礎上加2-3厘米的預留尺寸,就是鞋柜深度尺寸。
三、鞋柜的配置設施
大家覺得鞋柜的配套設施要包含哪些呢?
日常鞋子擺放區(qū)、隨手置物區(qū)、換鞋凳、衣帽掛鉤、照明燈光、電源插座、整衣鏡子、傘架等等。
1、日常鞋子擺放區(qū)
一般會通過鞋柜底部預留20公分左右的空白空間,以便擺放日常使用頻率高的戶外鞋和室內拖鞋;又或者把換鞋凳下方空間設計成開放式鞋架,用來擺放鞋子,實用性同樣很高。
這樣設計雖然不如把鞋子收進鞋柜美觀,但是實用性高,畢竟大部分人都有懶惰的時候,不想每天開關鞋柜,很多時候就演變成鞋子堆在玄關地板上,亂糟糟一片。
3、照明燈光
給鞋柜的留白空間安裝照明燈光,可以驅散陰影,打造明亮舒適的燈光環(huán)境,而且找鞋和找東西也方便;另外建議事先就預留好電源,并且使用有線式的燈具/智能感應燈具(一進門都不用摸開關它就自己亮了,科技感十足,感覺非常棒)。
在這里并不推薦使用“充電式的燈/感應燈”,就問你:你可以堅持多久的重復“給燈充電的動作”?
另外,如果考慮把吸塵器、掃地機器人、烘鞋器等電器放在玄關處,那么也需要事先預留足夠的電源插座。
5、傘架
傘是必需品,但使用頻率不高,而且還要有把傘瀝干的地方,所以選擇放在鞋柜里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收納非常方便(鞋柜太小就另選他處吧)。
6、鞋柜活動層板
鞋柜的層板做可拆卸設計,這樣可以根據實際鞋子(拖鞋、涼鞋、皮鞋、球鞋、高幫鞋、靴子等等)的高度來調節(jié)鞋柜每層的高度,科學合理擺放鞋子。
另外,活動層板設計也適合衣柜,可以按需調節(jié)收納空間的大小。
好了,今天的“鞋柜”話題就聊到這,歡迎留言分享你裝修鞋柜的經驗心得。